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金年会官方网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2日讯(记者 关婧)9月20日,在顺应促进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以题为“金融科技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2017中国消费金融年会暨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圆满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消费金融网、《贸易金融》杂志、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研究院承办,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联盟、中国汽车金融网大力支持。
大会采用联盟仪式+颁奖典礼+主题演讲+圆桌论道的形式展开,参会人群涵盖了政府、商协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Fintech系、互金系、科技公司等消费金融各方代表,参会人数300余人。参会代表囊括中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等接近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中国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青岛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广东华兴银行、包商银行、宁波银行、大连银行、南京银行、潍坊银行、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广东南粤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等中外资银行零售消费金融领导,以及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百度金融、宜人贷、美的集团、北京现代汽车金融、国美消费金融、联动优势、中金支付、通联支付、国付宝、金螳螂、海尔金融等消费金融各方生态。
魏建国部长认为,当前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如果按照去年6万亿,平均速度20%的线万亿,在全球来讲确实算高速。但是现状如何呢?用三句话九个字概括一下,第一“看不准”第二“跟不上”第三“管不住”。目前对下一步消费金融的发展是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号脉,能够告诉我们对未来和当前整个中国消费金融的方向、趋势。所以今天这个会议我觉得很重要,中国消费金融网张志强总编辑开了一个好头,发起成立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做好这项工作,为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
据介绍,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首要注重于扩展成员品牌的外延,使得品牌覆盖范围全面扩充发展;其次,夯实现有的联盟发展基础,为联盟成员间交流合作,联盟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联盟对于成员的业务成长,业务竞争力提高将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联盟的具体工作一是不定期举办研讨会议,二是开展对标学习,三是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成员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成员间沟通合作,促成成员间资源利用最大化。在联盟建立初期,联盟组委会诚邀符合要求的机构加入,加强跨界间学习交流,合作共赢。
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分别获得了2017消费金融金融行业领军奖、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最佳消费金融银行、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最佳消费金融公司、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消费金融最具成长价值奖、深圳掌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最佳消费金融营销创新奖、华融消费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最佳消费金融风控企业奖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深圳掌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最佳消费金融年度服务平台 、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年最佳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奖、吉林省通联信用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2017最佳消费金融征信服务奖。评委会也期待这些在各自领域突出的机构再接再厉,更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
来自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骏从风控角度发表了“坚持‘创新+稳健’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演讲。他提出了通过采集多维度征信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建立一个强大的反欺诈平台,根据数据比对和交叉验证,对消费者进行360度画像,灵活制定切实可行的授信策略;建立完善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审查机制,贷前通过线上健全、线下面签面核,确认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和借款意愿;贷中以标准化、批量化、分散化为原则,由IT系统对借款人进行自动审批;贷后建立分层催收机制,对逾期1-10天、11-30天、以及超过30天的采取不同的催收策略。
平安银行消费金融事业部副总裁肖世江围绕“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业务中的创新实践”进行了主题演讲。他分析了平安银行消费金融在金融科技创新、消费金融业务中的实践和应用。他说,“好在科技的发展可以解决一些痛点,比如现在刷脸,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应用,声纹、指纹、刷脸的应用,刷脸应用很广,我们都期待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科技优势实现消费金融的智能化和线上化,打造客为本,体验为王的智能银行,快速方便地为我们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总之金融科技一方面助力银行零售转型另一方面也助力消费金融的发展和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