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金年会官方网站三红莲一嫁到婆家,就扛起了照顾夫家双目失明的叔叔、瘫痪在床的婆婆和小姑子的重任。三红莲每天都起得很早,为行动不便的叔叔和小姑子端水送饭、擦脸洗脚、翻身按摩,做家务、喂猪喂羊、干农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红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女儿出生后不久,三红莲的婆婆突生重病。本就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婆婆因为卧病在床,情绪更加不稳定。面对婆婆的反常举动,三红莲不仅没有抱怨,反而更加细致入微地关心照顾。
2017年,马瑞平为马锡琪正式办理了落户手续。她说服家人,把邻居的房子买下来让二叔居住。马锡琪逢人就夸:“我没儿没女,侄女就像亲闺女一样贴心。”几年后,马锡琪突发脑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这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马瑞平没有放弃,为方便更好地照顾二叔,她和丈夫甚至辞去固定工作,每天耐心细致地为老人翻身、擦背、洗澡、拍打身体。夫妻俩一边照顾老人,一边抽出零碎时间打工赚钱,毫无怨言。在马锡琪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陷入昏迷状态,但马瑞平总觉得二叔还是有意识的,坚持每天给他播放歌曲和电视节目,不厌其烦地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2022年12月,老人安详离世,享年95岁。
二叔去世后,马瑞平又将全部精力放在了98岁的老父亲马锡滨身上,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带老人出门遛弯看风景。马锡滨虽已高龄,但气色红润、身体硬朗,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在他眼中闺女本事可大了,缝衣、做被、理发等等,样样都会。每隔一段时间,马瑞平都要去医院为父亲取药,早上5点多出门坐首趟公交车,中午才能回到家。常年的劳碌,让她看起来很沧桑。被问到是否觉得疲惫时,马瑞平笑着说:“老人能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是做儿女的福分。只有尽心尽力照顾他们,才不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面对面、手把手教,王智萍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孩子送进了六年级,送回到同龄孩子身边。儿子在母爱的抚育下,坚持不懈学习各类文化知识,接着又接触了相声、吉他、游泳等文体活动,拿回10余个大大小小的奖杯,顺利考上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中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实现了人生的逆袭。2011年,儿子大学毕业,萌生出创业的想法。王智萍毅然辞去了工作,陪儿子走上了为残疾人提供便民服务的自主创业道路。截至目前,儿子的团队已经为百余名残疾朋友提供过家政保洁、盲人按摩、洗衣做饭等服务。
牛桂香家里有3位高龄老人,多年来都靠牛桂香照顾。婆婆年事已高,反应日益迟钝,常常发脾气,牛桂香总是笑脸相迎,把婆婆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牛桂香两个兄弟都在外地工作,父母一直跟着牛桂香生活。2023年初,母亲患上脑梗,医院床位紧张,牛桂香便将母亲接回家中自己照顾,每天到医院开好药剂,回家给母亲打针治疗,为老人调制营养餐。因为发现及时、护理得当,母亲的病情得到控制。2023年3月,牛桂香父亲因病导致腰和腿脚疼痛异常。为方便同时照顾三位老人,牛桂香将父亲也接回家中照料。
作为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孔令绍带动儿子、孙子三代将孔氏家风“诗礼传家”代代相传。儿子孔颖被聘为“山东省好家庭好家风宣讲团”成员,父子俩创作出版了《中国家风》。孙子从小学习《论语》,9岁起就与他同台宣讲。孔令绍说:“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家国情怀。”为向建党百年表达心意,他创作了大型报告文学集《铸基·初心映在热土上》。孔令绍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基层宣讲一线。他创办“曲阜市民大讲堂”,把理论和政策宣讲得通俗易懂,并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退休10余年来累计宣讲1500余场。
2002年到满城路社区工作后,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接触到许多困难群体和家庭,她每月从工资里拿出300至500元帮助他人,并尽己所能照顾不同民族的“爸爸妈妈”。刘国群夫妇早年因车祸丧子无依无靠,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如亲生女儿一样照顾他们,为他们办理新房购置、房屋搬迁手续,并陪同老人回河南老家探亲,完成二老40多年未了的心愿;回族老人马克明几乎丧失语言和生活能力,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不仅为他办理低保、申请保障房,还在下班时间帮老人洗衣、做饭、理发,连暖气费都义务负担,一照顾就是14年。
夫妻为女儿精心制定康复方案。平日,龙莺女坚持给女儿做按摩;孩子说不出话、发不出声,她就一点点教。虽然生活艰难,夫妻俩谁都没想过放弃。数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和训练最终创造奇迹,小恩不仅存活下来,4岁时还学会了走路,7岁时喊出了第一声“爸爸”。小恩10岁那年,入读特殊教育学校,龙莺女也跟着进校工作,在学校学会了手语、情绪训练、脑瘫康复、肢体康复等技能。如今27岁的小恩虽然身形有如7岁幼童,但能平稳行走、读诗唱歌,会帮忙做一些简单家务。
2003年,付宏伟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工作,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底,父亲病重,付宏伟毫不犹豫回农村陪伴照顾父母。照顾父亲期间,他发现村里很多空巢老人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决定担起照顾这些空巢老人的担子。从那时起,他每天给8名孤寡老人送饭。当时,全村1370余人中,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80余名。付宏伟精心准备后,开始为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举办“爱心孝道大餐”活动。慢慢地,“爱心孝道大餐”活动并不限于本村老人,附近村子的老人也可以参加,“爱心孝道大餐”活动规模大了起来,最多时达到2000多人。每当“爱心孝道大餐”活动举办这一天,付宏伟还为本村这一时段过生日的老人庆祝生日。“爱心孝道大餐”活动吸引150多名志愿者参与,共同敬老爱亲、温暖他人。
2016年,付宏伟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建立“空巢老人服务站”“孝道村共享蔬菜园”等,服务老人的设施进一步完善。在付宏伟组织下,村里修订了村规民约,举办免费孝道讲习班,聘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各级“道德模范”、本村“身边好人”参与授课。十多年来,孝道讲习班共举办近百期。村委会每年重阳节都要举办慈母孝子评选活动,给评上“慈母之家”“孝子之家”的家庭颁发奖品,并挂匾戴花。一系列措施,让孙家寨村干群关系更近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除了照顾丈夫,曲亚波还要照顾公公、婆婆、丈夫的爷爷和仍在上学的儿子。2014年,丈夫的爷爷不慎摔坏了股骨头,曲亚波精心照顾,一年后老人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能慢慢行走。5年后,老人再次摔倒,确诊为脑出血兼膝盖骨粉碎性骨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曲亚波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直至老人安详离世。2017年,婆婆做完腰椎间盘手术后不能下地走路,曲亚波带婆婆到200多公里外的省城中心医院治疗,婆婆最终完全康复。2022年,公公因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后来又不慎摔倒导致股骨头骨折,在曲亚波细致入微的照料下,公公术后也恢复得很好。
刘希岩出生不久便被养父母领养,家里同样被领养的哥哥患有先天性残疾,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养母只能辞去工作照顾哥哥,全家仅靠养父一个人的工资生活。1978年,养父因一次事故造成严重脑外伤,后来因病情恶化,瘫痪在床。刘希岩便接替养父参加了工作,扛起了工作挣钱和照顾家人的生活重担。2012年,养母因脑梗瘫痪在床,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刘希岩一个人身上。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和哥哥,刘希岩把自己的床搬到了养母和哥哥的床中间,每天夜里多次起来给养母和哥哥端水喂药。养母去世前,望着刘希岩欲言又止,他知道养母是放心不下哥哥,于是他向养母保证:“只要我有口吃的就不会让哥哥饿着,我永远不会抛弃他。”
次仁宗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牧民家庭,6岁时因病导致双腿残疾。1985年,次仁宗巴的父亲离世。从此,次仁宗巴同双目失明的母亲、体弱多病的聋哑三哥次仁旺杰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落到了23岁的次仁宗巴身上。她从大哥那里过继来养子次仁加措,同聋哑的三哥一起悉心养在身边,以病残之躯支撑起一个“四口之家”。次仁宗巴总是把屋里屋外整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成了村里的“老寿星”,一直活到109岁去世。母亲去世后,次仁宗巴依旧照顾着聋哑哥哥。
哥哥许全意生病那年,许长荣才13岁。父母没工作,又加上给哥哥治病,家里十分困难。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想办法挣钱给哥哥治病,打工之余帮着父母照顾哥哥。1982年,许长荣出嫁,第二年便在母亲家旁边置办了房子,相隔不到50米。当时她在一家药厂上班,每天5点起床后先到母亲家,帮哥哥擦拭身上的大小便,换洗弄脏的床单和尿布,料理好哥哥后才去上班。下班后她为哥哥再次擦洗一遍身子,22点后才回自己家。就这样日复一日,许长荣协助母亲精心照顾哥哥40余年。
2013年母亲去世,老人信赖许长荣多年的认真细致,托付许长荣“接她的班”。她和三姐许长琴一起,无微不至照顾哥哥。2018年,许长荣和三姐一起租了个小院,共同照顾哥哥。当时许长荣上班的厂离家比较近,她中午下了班也会急忙赶回家跟三姐一起分担家务。哥哥怕冷畏热,一年四季都要开空调,加之许长荣的爱人药不离身,家里开销很大。为补贴家用,已经退休的许长荣又返聘到一家饮片厂工作。当地政府给许全意办了低保和各种补助,多次提议让许全意住进敬老院,但许长荣想完成母亲的遗愿,不愿给政府增添负担,婉拒了当地政府的关心。
许学东精心照料高位截瘫的妻子和患病的家人,用无悔的坚守诠释着爱的线年,许学东妻子因一场意外导致高位截瘫,腰部以下功能丧失,从此与轮椅为伴。10年间,除了上班,许学东的生活全是围着妻子转,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天一次擦身换衣、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等,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妻子做康健治疗时,他中午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就推着妻子去治疗,结束后又匆匆送妻子回家再赶去上班,风雨无阻、寒暑不辍。为了方便妻子使用轮椅进出,他把家里卫生间和厨房的门都拆下来,在单元门和家门口铺上地垫。他还坚持耐心开导妻子,化解她的内心症结,使她逐渐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功能训练。在许学东的真情守护下,妻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给丈夫和婆婆看病,两年时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并欠下了许多外债。孙保兰的公公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大伯哥儿时患病,致脑部受损,瘦弱多病,没有工作和收入,养家的重担落到孙保兰一人身上。在生活重压下,孙保兰经常躲起来默默流泪,发泄完悲伤情绪,又重新振作起来。孙保兰从事服务员、销售、保洁、家政服务等各种工作,还通过刻苦自学拿到了母婴护理师、小儿推拿师等证书。经过不懈努力、辛苦付出,孙保兰终于还清了丈夫和婆婆治疗期间欠下的债务,并逐步改善了家人的生活。
当年,严慧6岁时,母亲离开了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端起了锅碗瓢盆,扛起了锄头铁锹。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她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每天天色微亮,小小的身影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每个暑假,她背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喷雾器喷药治虫,手上、胳膊上、腿上被农具磨出血泡、被野草剐出小口子。奶奶体弱多病,她每天半夜都要醒几次,看看奶奶是否安好。在严慧中专二年级寒假的一天夜里,奶奶突发脑血栓,她深夜骑车把奶奶送到20多公里外的城区医院,使奶奶得到及时救治。
2018年,严慧考入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由于放心不下奶奶,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带着奶奶走进校园。2021年,她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以高出本科录取线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淮阴师范学院,她再次向学校争取,带着奶奶一起上大学。严慧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她在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岗位,并在校外兼职。因为奶奶眼睛看不见,还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她,每次应聘,她都只有一个要求,“中午、晚上必须回家去”。
李思盈15岁时,父亲因生意失败,不久后离世,母亲遭受打击患脑梗,丧失劳动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李思盈顽强与命运抗争。母亲的眩晕症很严重,犯起病来就上吐下泻。她寸步不离,喂饭喂药,按摩擦洗,帮母亲做康复锻炼。在她的照顾下,母亲渐渐好转。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她就在家附近找随时能请假回家,甚至可以带母亲上班的工作。打字复印社、废品回收站的零工都干过,虽然收入微薄、工作很辛苦,但能把妈妈照顾好,李思盈感觉很幸福。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回到家,她总是一脸笑容,成为照亮母亲生活的一束光。
1991年,广州市番禺制衣厂工人何淑娟怎么也没想到,刚刚出生的女儿被确诊为重症β型地中海贫血症。多方寻医无果,本不宽裕的家庭负担更重。女儿7岁时,丈夫与何淑娟离婚。面对女儿不可能活过20岁的医学判断和沉重的治疗费负担,何淑娟曾有轻生的打算。是女儿的天真无邪和“无论生活再怎么不济,都不应该剥夺女儿生存的权利”的信念,让何淑娟重新振作起来。何淑娟靠打散工养活女儿,以羸弱的肩膀,扛起女儿治病和生活的重担。为对抗病魔,女儿坚持每月输血,每日打排铁针。母女俩苦中作乐,把去医院称之为“去度假”,把输血称之为“加油”。
一路走来,何淑娟认识到,如果没有爱心人士的帮助,没有社会的关怀,女儿不可能活到现在。为鼓励地贫患者和家属与疾病积极斗争,何淑娟组织起200多个广州地贫患儿家庭,互助抗“贫”。何淑娟参加了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家长会,任广州家长会会长。她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地贫家庭,为他们寻求社会帮助。何淑娟组织公益力量,进入各大高校开展地贫知识宣讲200多场,个人公益宣讲300多场。阳光开朗的女儿也时常和何淑娟一起去做公益、做宣讲,用笑容告诉社会,因为有爱,地贫儿童同样能活得很精彩。
邹爱华乐善好施、热爱公益,2016年以来,邹爱华带领一家先后参加交通维护、义卖、禁毒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并吸引30余人加入石牌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石牌镇的老人们常常称呼邹爱华为“邹大姑”,小朋友也都亲切地唤她“邹妈妈”。因为邹爱华热心肠,邻居们一有困难都喜欢找她帮忙,哪家有事需要外出,就放一把备用钥匙在她家,哪家婆媳有矛盾了也喜欢找她帮忙调解……她总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街坊们都称她为“街长”。
带着哥嫂留下的3个孩子,一家人的支出是个不小数目。为了养家糊口,张小毛去背木材,没有扛木头的活儿,她就开着小型农用运输车拉货。为了省钱,她常常买两个馒头应付一整天。她的付出,孩子们都记在心里。2023年,张小毛生日当天,3个孩子为她送上发夹、百合花,还有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妈妈,您虽然没给予我们生命,却给了我们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妈妈,我们永远爱您!”她还不定期带着孩子们去社区做志愿者,让孩子们心中有爱、懂得感恩、回馈社会。
为了帮助女儿走出封闭的世界,更好地融入社会,张心亚带着女儿前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阳光之家,并主动加入阳光之家,成为那里的第一个志愿者和第一批“特教老师”,既能多陪伴女儿,又能帮助其他和女儿一样的智力障碍孩子。在阳光之家,她组建了张心亚助残工作室,帮助了很多智力障碍群体。张心亚将其他智力障碍孩子视如己出,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走出“家”门,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爱心妈妈”。她把大量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助残事业,带领志愿者们以残障人士的需求为导向,先后服务残障人士和社区居民超50万人次、近50万小时,工作室注册专职志愿者87名,社会志愿者超400名。
在张吉莲1岁半时,母亲撒手人寰,留下她和经常酗酒的父亲,她不得不跟着奶奶和3位叔叔一起生活。3位叔叔的情况比较特殊,都没有儿女,他们对张吉莲视如己出。叔叔们的好,张吉莲一直记在心里。到了适婚年龄,张吉莲的结婚条件就是“男方婚后必须与我一起照顾家中老小”。她的孝心感动了农家小伙凡时德,1996年,两人喜结良缘。2006年、2010年,张吉莲的父亲和奶奶分别过世。看着3位日渐年迈的叔叔,张吉莲没有继续外出务工,毅然把他们接到家里照顾。公公去世后,她又把婆婆接到家里。
婆婆天生腿脚残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不留神就会跌倒,智力相当于两三岁小孩;二叔长期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换三四次衣物,一个人出去经常会找不着回家的路;三叔身体好些,能帮助做些事,但干的事总是不着边际;小叔时常唱反调,经常把拴好的羊解了,把关好的鸡鸭放了。但张吉莲始终不离不弃,把照顾几位老人的衣食住行当作自己的分内事。10多年的悉心付出,使几位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也让知情者赞不绝口。而张吉莲总是说:“做不到最好,但我会尽力做好。”
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带走了丈夫的生命,从此全家11口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张春梅一人身上。祸不单行,不久后丈夫的养父罹患白内障,于2007年彻底失明。张春梅的养父自2008年脑出血后瘫痪在床7年。面对生活的重担,张春梅咬紧牙关、扛起责任,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直到2017年,终于找到一家手术成功率很高的医院,在积极沟通并安排手术后,丈夫的养父终于复明。2017年,张春梅将丈夫父母的土坯房翻盖成了明亮的砖瓦房。在房子竣工的那天,张春梅抱着老人放声大哭,她终于完成了丈夫未了的心愿。
“我生父母这边子女多,平常倒是不用我怎么照看,我就是定期去看看,买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养父母就不同了,养父脑出血瘫痪在床,养母身体也不好,过一段时间就需要输液调理,家里全得靠我。”张春梅说。这几年她将自己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照顾养父母身上,每过一段时间她就把养父托付给专业护理人员照看,把养母接到家里请医院的人来输液。春节前夕是张春梅最忙的时候,她要给老人们置办年货、打扫卫生,每每都是除夕才能将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阿依努尔·哈力克家中姐妹3人,最小的妹妹患有脑瘫,从小生活不能自理,这使她有了帮助脑瘫儿童的想法。2011年1月,大学毕业的阿依努尔·哈力克来到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塔吾古孜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走访时得知村里有脑瘫患者。通过在网上查询脑瘫儿童康复的相关信息,她联系到广西南宁安琪之家脑瘫康复中心,并前往参加培训,学习相关康复技能。2014年1月,她自筹3万元资金,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立了当地首家针对3—14岁脑瘫儿童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民办机构——“母亲之家”残疾儿童服务中心。
1963年,陈宝珍与丈夫分配到霍山县磨子潭镇林业站工作,两人满腔热情在大别山深处开展造林、护林工作,先后育有四子,都以“林”为名。天有不测风云,1974年,丈夫患病离世,当时陈宝珍年仅34岁,最大的孩子10岁,最小的不足3岁。家庭剧变犹如晴天霹雳,看着4个懵懂稚儿,陈宝珍不知在无人处偷偷哭过多少回,但坚强的她擦干泪水继续顽强撑起了这个家。那时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她每月三四十元的工资,平日里自己种菜、养鸡,贴补家用。她用卖鸡蛋的钱,买了一把柴刀,每周末带着长子上山砍柴。每逢过年,她总会给孩子们缝身新衣,而自己几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10多年。她勤俭节约、坚定乐观,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也让他们养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陈宝珍严守“学习进取,自强不息”的家训,以艰辛付出铺就孩子成才之路。4个孩子上学,学费、生活费压力大,但她坚持自己克服困难、不向单位伸手。林业局的领导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她申请了困难补助。长子中考达到中专分数线,那个时上中专就意味着能早点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但长子的理想是上大学,陈宝珍咬牙将他送到霍山一中。后来长子成为1980年霍山县理科状元,就读北京科技大学。好学之风接力传承,次子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三子毕业于原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四子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2019年,孙子也成为霍山县高考理科状元。
2007年,罗连草的母亲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在外地工作,她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坚持给母亲喂药喂饭、端屎端尿、洗衣洗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母亲已经能生活自理。91岁高龄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起居的照顾也都落在罗连草肩上。罗连草对公婆同样尽心。有一次深夜,公公疾病发作,疼得在床上打滚。接到婆婆的电线岁的女儿,急匆匆地赶到公婆住处,挨家挨户找药,连夜煎好草药给老人熏敷和涂抹。当罗连草收拾完一切,天已经快亮了。
1999年,周庆和在打工期间认识了朱荣芬,相似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和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夫妻俩相互扶持,从在建筑工地打工,到学校门口开餐饮小吃店,再到经营童装店,创业之路蒸蒸日上,三口之家幸福和睦、欢乐不断。不幸的是,朱荣芬在2017年被诊断为肾衰竭晚期,医生建议肾移植。周庆和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努力赚钱维持家庭开支和治疗费用。随着病情加重,朱荣芬每周需要透析3次,想要恢复健康,只能进行肾移植。经过4年的透析治疗,妻子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弱,但仍未找到合适的肾源。看到妻子每次透析都要经受很多痛苦,周庆和十分心疼,萌生了捐肾给妻子的想法。2021年,经医院检查,周庆和与妻子肾移植配型成功。
周贤芝一家六口本来过着平静的农家生活,老两口操持家里,儿子儿媳勤劳务工,两个孙女乖巧可爱。2001年,一场意外降临到这个家庭。儿媳卜昌娥扛着一根6米长的铝合金板走在楼道里,肩上的铝合金板伸出窗外,接触到高压电弧,卜昌娥顿时失去知觉。经过3天治疗,卜昌娥终于苏醒,但她的双腿从膝盖以下被截掉,上肢只保留了肩膀以下约10厘米的长度。卜昌娥哭了,周贤芝也躲在墙角哭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她跑到儿媳床前,安慰她:“娥子,不哭,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把你饿着。”
这次意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为了偿还欠下的外债,卜昌娥的丈夫出门打工赚钱,公公在家务农,照顾卜昌娥的担子就落在婆婆周贤芝身上。卜昌娥无法自己吃饭,周贤芝便端着碗蹲在卜昌娥面前一口一口地喂。每天2次洗脸刷牙,每周3次洗头、1次洗澡,都由周贤芝帮助完成。卜昌娥情绪低落时,为了让她到外面跟邻居聊天散心,周贤芝跟小孙女一起抬着她出门,一人抬上半身,一人抬下半身。周贤芝瘦弱,孙女尚小,3人经常同时摔倒,弄得满身都是泥土。更多时候,周贤芝独自抱着儿媳出门。
家住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康美镇康美村的林明娇患有先天性肢体障碍,左侧手脚畸形,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郑明妹比林明娇大7岁,二人一同长大。小时候,大人们忙着干活,郑明妹便承担起照顾林明娇的责任,二人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后来,郑明妹嫁给了林明娇的哥哥,两人变成了亲人。为了兼顾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郑明妹打起了零工,和公婆轮流照顾小姑子。公婆去世后,郑明妹决定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专心照看小姑子。她和丈夫一个外出赚钱养家,一个照顾家里。
然而,长年艰辛的劳作导致腿有残疾的丈夫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禹改子一人身上。她努力地把农活和家务做好,天亮以前,把猪、牛的草料打理好放在圈门口,好让丈夫和小叔子拄着小木凳给牲口添料,然后自己到田地里干活,农活忙完后又忙着回家给家人做饭,尽可能让一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在她的坚强支撑下,三个残疾人、一个老人、两个孩子有了坚实的依靠。公公去世后,有村民曾劝她与两个残疾小叔子分开过,可她却坚决地说:“要对家里的每个成员负责,决不能一有困难就把他们往外推。”
1996年,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姜永莲带着女儿与同在工厂工作、有着相同经历的赵海涛再婚。赵海涛与前妻育有一子,离婚后,儿子跟着前妻生活,四岁那年被诊断为中毒性脑瘫。两年后,赵海涛的前妻意外离世,脑瘫儿子的未来就成了摆在姜永莲和赵海涛眼前的实际问题。亲戚邻居们纷纷劝她将这个孩子送到福利院。可姜永莲下定决心把继子接到家里一同居住:“孩子已经够可怜了,亲妈都不在了,我不能让他成为孤儿,我要让他有爹还有妈!”
7岁时,因家庭贫困,殷志兰被过继给膝下无子的姨妈。1970年结婚时,她与丈夫约定“结婚不离娘家”,照顾起养父母、生父母和没有子嗣的伯父母、公婆等8位老人。为了养家糊口,家里8亩半土地上的所有农活都压在了殷志兰夫妇身上。每天凌晨三四点,殷志兰就早早起床做早饭,给身体不便的老人喂饭,接着再洗衣服、做家务,安顿好老人后,匆匆忙忙下地干活,快到饭点再赶回来给老人做饭喂饭,接着再下地干活,农忙时要到半夜才回家。
随着8位老人逐渐高龄,身体每况愈下,2位患阿尔茨海默病、2位患脑梗、1位患心肌梗死、1位患美尼尔综合征、1位瘫痪、1位大腿有疮,在丈夫的支持下,殷志兰放下农活,全身心照顾老人。每天一睁眼,她就开始忙乎8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数十年辛劳,让殷志兰落下一身病痛,她却毫无怨言。在她的照顾下,8位老人的平均寿命达92岁,在全村传为佳线多岁的养母在殷志兰的悉心照顾下安享晚年。殷志兰身上的担子减轻了,她主动找到村干部说:“我照顾老人经验比较丰富,我要当一名志愿者!”2016年4月,“殷志兰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在殷志兰事迹的感召下,42位村民加入团队,累计服务老人1300余人次。常有人问殷志兰累不累,她总是笑着回答:“当志愿者,让我感觉更年轻了,能够帮助到别人,我特别高兴!”
2001年,在大田县广平镇当养路工的翁秀菊下岗后,认识了在三明水泥厂当化验员的丈夫刘少云。刘少云年少时不慎摔伤,左脚掌的前半部分被截去,后来又因用药不慎,造成双耳失聪,与人交流只能靠纸笔。刘少云虽然身患残疾,但性格善良朴实。他们结婚后,下岗的小叔子患上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2002年,患哮喘病多年的公公病情加重,只能卧床休息;2007年,水泥厂改制搬迁,丈夫也下岗,且身体每况愈下,渐渐连家务都帮不上忙;婆婆年老体弱,幼小的儿子嗷嗷待哺……生活的困难没有击垮翁秀菊,她决定去医院做护工补贴家用。翁秀菊利用做护工时学习的护理知识,悉心照料家里的病人。尽管如此,2010年2月,久病的公公还是离开了人世。
高林普的父亲自20世纪90年代起生活不能自理,到了80岁之后身患气管炎、肺心病、胸腔积液等多种疾病,天天吃药,隔三差五就要输液打针。2008年11月,94岁高龄的父亲因严重胸积水住进当地医院,医生看老人年龄大了、病又很重,劝告家属放弃手术治疗,但高林普经反复考虑,与院方签订了手术治疗协议。手术后,他的父亲转危为安,治愈出院。他精心照顾父亲,直至其4年后安详离世,享年98岁。高林普的妻子2006年突发脑出血,落下偏瘫的后遗症,后来病情恶化,四肢全瘫。自此,高林普除了双亲,还需要照顾妻子。在妻子卧床的9年多时间里,他精心照顾,直至2015年妻子离世。
2010年5月,海智梅丈夫的哥哥嫂嫂出车祸去世,留下三个年幼的女儿。虽有七旬公婆卧病在床,自己的孩子们也年龄尚小,没有稳定收入的海智梅听着孩子们一声声的“婶婶”,咬紧牙关,扛起了抚养三个侄女的重担。2012年,海智梅丈夫被钢管砸到肩膀断了骨头,后又遇到车祸做了手术,至今钢板仍在腿上。7万多元的手术费和6个孩子的生活压力全部都加在了海智梅的身上,她鼓足勇气直面生活的挑战。她跑遍所有的亲戚,借钱给丈夫做完手术后开始了艰辛还债的日子,白天出去打工晚上照顾家人。“这些年她为这个家的付出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现在我也康复了,趁着还年轻我想出去找份好点的工作,多挣些钱,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些。”海智梅的丈夫说。
为了保证老人的营养,黄远兴每天上班前准备好早餐,采买好一天的食材并进行预加工。他精研厨艺,让岳父母吃得顺口舒心。2019年,岳母第三次中风被抢救过来,但病症越来越重,精神特别敏感,稍不遂意就会闹情绪发脾气。有一次,老人使性子将饭菜倒在黄远兴身上,他忍住委屈心酸,又重新做好一份饭菜哄老人慢慢吃下。久而久之,岳母对黄远兴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每天只有见到女婿,吃饭、睡觉才会安稳。在黄远兴的悉心照料下,岳母的病情不断好转,2023年6月,岳母在75岁生日前可以借助外力蹒跚走上三两步。
彭卫的父母家住湖北,年事已高,父亲患有心脏病,母亲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彭卫曾多次提议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但父母早已习惯家乡生活,不愿前往。见无法改变父母的念头,彭卫只好对父母家中的设施进行了改造,在卫生间和洗浴间安装扶手和报警铃,每天定时与他们视频通话。在父母不便时,他便找当地的朋友帮助配药;小长假,彭卫总会第一时间回家陪伴父母。彭卫一家与岳父母同住,岳母患有痛风,犯病时疼痛无比,只能卧床休养。他每天都早起给岳母洗脸梳头、准备早餐、洗衣打扫卫生;下班回家后,帮岳母泡脚、按摩;周末还会推着岳母到外面透气散心。
经介绍与董文英相亲的人,得知她家的情况后都退缩了。2009年,时年41岁的董文英与米庭生相识。“我带着两个病人,很多人都被吓退了,只有他体谅我。”董文英说。婚后,两人甜蜜恩爱,两年后,可爱聪慧的女儿降生了。看着善良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董文英觉得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董文英的丈夫查出患上了脑瘤。在花去16万元治疗费后,丈夫的命保住了,双眼却失明了,还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糖尿病。但善良的董文英不离不弃,生活上全心照顾,思想上耐心开导,让丈夫重新树立了信心。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董文英家的困难,把她招进社区做协管员和村警,每月有了固定收入。谈起未来,董文英很乐观,她希望丈夫的身体好起来,自己多挣一点钱,早日还完债务,让生活越来越好。
2007年9月,董占花20岁的小儿子遭遇严重车祸成了植物人。儿子住院期间,董占花每天陪他说话,给他按摩。怕儿子起褥疮,她经常给儿子擦洗身子,儿子插着胃管,董占花就用注射器给他喂水、喂流食。儿子出院回家后,董占花一天要给儿子喂4顿饭、3次水,隔2小时翻身一次,换洗八九块尿垫,早晚各擦洗一次身子,隔几个小时按摩一次……儿子体重180斤,每做一次翻身或者换一次被褥,董占花都累得够呛。本就有高血压的她累倒了,但她却说:“孩子需要我,我不能倒下!”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儿子左手能动了,眼睛也睁开了。
为了给儿子治病,董占花和丈夫省吃俭用,眼看就要还清外债了,但灾难又一次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1月,董占花的丈夫因糖尿病并发症引发重度脑梗。回想当时,董占花感觉心在滴血。大年二十九,丈夫病情突然恶化,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经过治疗,虽然熬过了危险期,有了意识,但身子左侧偏瘫,也成了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从此,董占花一边照顾小儿子,一边伺候丈夫,一天从早忙到晚,没有歇息的时候。但董占花却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度过了常人难以度过的岁月,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2008年,韩峰请假到驻地办事,途中偶遇一位因病倒地昏迷且无钱就医的老人,他背起老人直奔医院,用身上所有的钱垫付医药费,把老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此后,他还经常看望照顾老人,多次带他就医治病。2010年,在协调老人入住敬老院时,又与123位孤寡老人结下缘分,陪他们聊天、看病,为老人理发、过生日成了他业余时间的“必修课”,韩峰的手机号成为敬老院的“兵儿子服务热线年,敬老院先后将两封由123名和153名老人联名的感谢信送到韩峰所在部队。
2007年,程敏男友陈亚东的弟弟突患白血病,为此家中欠下20多万元债务,此时亲人劝她离开男友,男友也不想拖累她,主动提出分手。面对残酷的现实,善良朴实的程敏选择为爱坚守,与男友结婚。作为刚过门的新媳妇,面对家中病重的小叔子、瘫痪在床年近八旬的奶奶,她主动担起家庭重任。每天精心照料奶奶,端茶喂饭、日常陪护,直到奶奶去世。为给小叔子治病,她毅然卖掉婚房,四处筹钱给小叔子做骨髓移植。由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配型,小叔子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临终前小叔子一直亲切地叫程敏姐姐。
2010年10月,程敏的丈夫被确诊为结肠恶性肿瘤,此时家里已是债台高筑。在经历一次大手术和6次化疗后,丈夫得以康复。2021年,丈夫又被诊断为结肠癌晚期,面对昂贵的治疗费用,濒临绝望的丈夫想要放弃治疗,可她毅然坚持,劝说丈夫配合治疗。丈夫一年时间里住院24次,她日夜陪护左右精心照料。2022年6月,程敏的丈夫病逝,留下一双不满5岁的儿女和年近七旬的公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她忍住悲痛,扛起生活重担,用孝心抚慰公婆内心的创伤。婆婆住院,她在病床前日夜守护、悉心照料。公公意外摔倒导致颅内出血住院,她精心护理,直到公公康复出院。
1993年,富丽和丈夫结婚后,住在桃山区同仁社区。小区里同住着富丽的父母、公婆和丈夫的奶奶。2015年,富丽的婆婆得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换洗擦身、康复治疗,富丽一直陪护左右。婆婆一病7年,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了7年。婆婆去世后,她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和婆婆头靠着头的照片,每每想起婆婆,她都会拿出来翻看。富丽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需要母亲不离左右地照顾,富丽时常帮着买菜打扫,陪父亲聊天,替母亲分担家务。丈夫的奶奶独居多年,一日三餐、大小事情也都需要富丽张罗。
雷明春长年照顾年迈多病、毫无血缘关系的特困户蓝宝花母子。蓝宝花去世后,雷明春照顾蓝宝花因病致聋哑的儿子雷延德至今,孝心大爱令人敬佩,诠释了人间自有线年,松阳县灯塔村,退伍回乡的雷明春迎娶同村姑娘雷文凤,新娘家提出了一个条件,婚后要照顾一对非亲非故的母子,其中母亲年迈多病,儿子聋哑。原来,雷文凤的爷爷雷陈高在上世纪50年代目睹邻居蓝宝花母子的不幸,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帮就是30多年。雷陈高希望孙女、孙女婿能够继续照顾他们。
在儿时,蔡小彬的亲人相继离开,她与奶奶相依为命。结婚时,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带着奶奶出嫁”。30多年来,蔡小彬用爱诠释人间真情,奏响了一曲“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动人赞歌,她与奶奶的祖孙情在当地传为佳线岁时,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母亲不堪生活重压而改嫁,奶奶靠务农养活自己和她,供她上学。奶奶的慈爱与坚强,不仅抚平了蔡小彬幼年双亲缺失的遗憾,也让蔡小彬养成了自强自立的性格。当大多数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蔡小彬已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7岁就在附近的镇上打工,靠双手养活自己。
后来,因不放心年近八旬的奶奶独居,蔡小彬回村守在老人身边。到了适婚年龄,她对夫家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提出要“带着奶奶”。婚后,两个女儿相继出生,蔡小彬既要照顾女儿,又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家中十分拮据,只能靠丈夫外出打工赚钱。老人年事渐高,腿脚不便,近年来越发不记事,几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蔡小彬贴身照顾奶奶,毫无怨言。为了方便奶奶看病就医和两个女儿读书,蔡小彬从乡下搬到镇上租房住,一间1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便是四代人的栖身之地。蔡小彬的家在哪里,奶奶就在哪里。家虽贫寒,一家老小却其乐融融。
日复一日,蔡小彬对奶奶的呵护和照顾从未减少,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女儿们。两个女儿从小就目睹妈妈是怎样照顾太奶奶的,她们也学会了很多照顾太奶奶的“技能”,与妈妈一起给太奶奶擦身、洗澡、梳头;太奶奶拉脏了裤子,两个孩子不嫌脏,拿起就去洗;吃饭时,会先想到喊老人,把碗端到老人手上;出门时,两姐妹一左一右搀扶着太奶奶;闲暇时,会给太奶奶表演节目、讲故事……太奶奶总会被逗得咯咯笑。每当看见这样的画面,蔡小彬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蔡小彬以朴实无华的行为、真挚的感情,诠释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裴树清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自小目睹父亲再难也要照应叔伯兄弟,母亲再累也要侍奉患病的爷爷,这在裴树清心里便埋下了尊亲敬老、德善为先的种子。作为长子,他早早扛起照顾老人、看护弟妹的重任,小小年纪就包揽挑水做饭、家务农活,抢着给老人清理便溺、擦洗身体。参军入伍后,一个月5块钱的津贴,他一分也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靠着节衣缩食,一人担负起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的学费。在事业有了起色后,裴树清第一时间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帮助弟妹解决住房、看病、子女上学等各种问题。
“咱们公司就是个大家庭,你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这是裴树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公司员工刘晓萌当初应聘几近失败,但得知她坚持照顾植物人母亲的经历后,裴树清随即决定聘用她,并帮她租了电梯房,派人派车送她带母亲看病。门卫黄师傅因父亲病危住院,焦急请假,裴树清立即陪同他一起赶往医院看望老人。临走时,他还把司机和车辆留下服务,将银行卡交给黄师傅,以备应急。裴树清将孝敬父母、回报养育之恩列入公司管理制度和集体道德行为准则,凡是来公司满一年的员工,公司每个月会往其父母银行卡上存200元“孝心工资”,父母和孩子生日时再各存200元。这一坚持了10多年的制度,让整个企业充盈孝老爱亲之风。
裴树清不但在家庭践行孝、在单位倡树孝,更是推己及人,将孝悌之道延伸到全社会。2011年,裴树清在老家创办奶牛养殖场,让村里的长辈们每天都可以免费领到新鲜牛奶。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消防救援站班长冯振在抗洪抢险中壮烈牺牲,得知这一消息后,裴树清立即赶往烈士老家,慰问烈士父母,代烈士尽孝。裴树清还先后匿名资助36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身边到社会,裴树清身体力行,为孝悌之道做出了生动的注解。
廖红住在湘潭市月山镇白龙村,去镇上两公里的路程,他需要拄着两根铁棍,挪两三个小时。他的母亲和大姐因为病情更严重,连拐都没法拄,只能坐在板凳上,用双手左右扯动凳子往前挪。2013年,父亲意外去世,家里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廖红的二姐虽然没有患病,但独自拉扯一个儿子,生活也很困难,经济上无法帮扶家里。作为家中唯一的成年男性,廖红在料理完父亲丧事后,前往长沙打工,先后干过擦鞋、开电动三轮车帮人送货、卖烤红薯、修图、兼职客服等工作,靠着辛苦付出、省吃俭用,5块、10块地攒,廖红每个月都会挤出一些钱寄回家。
2020年,廖红的母亲摔了一跤,身体更差了。廖红决定将母亲、大姐、二姐和二姐的儿子,全部接到长沙照顾。从此,他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出摊,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家人。他赚到的钱除了用于家庭开支,还要帮助二姐支付儿子上学的费用。2022年,廖红决定回老家创业,他承包了村里20亩地种植蔬菜,积极参加种植技术培训班,慢慢地掌握了种植技术,蔬菜长势喜人。由于没经验,蔬菜上市时遇到销售难题,但在当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廖红的蔬菜销售一空。
潘越父亲在她三岁时去世,母亲为三级智力残疾。潘越在很小的时候就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上小学时的潘越,每天除了上学,其余时间都用来照顾母亲,买菜、做饭、做家务,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做饭,晚上做完家务和功课,接近午夜才能睡觉。低保金是母女俩的主要收入,她在课余时间制作手工艺品,变卖后给妈妈买了新衣服和水果,而她自己却一口也舍不得吃。她知道,只要妈妈能在身边,她在这世上就有一个温暖的家。因此,她无论做什么都不觉得苦。
潘越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逆流而上。她家的灯,总是整栋楼最早亮起、最晚熄灭的。除了做家务外,这盏灯下都是潘越用功学习的身影。2015年,潘越考取了辽宁省重点高中,为了省钱,潘越午餐只吃馒头咸菜,喝食堂免费的汤。为了照顾妈妈,她选择走读,每天从学校到家需要换乘两趟公交车,她只乘坐一趟车,然后步行回家。她充分利用每天上学放学的时间背单词、背公式,靠着毅力和拼搏,201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农业大学,并在2022年成功考取了该校土壤学专业博士生。
霍书叶与丈夫于2000年结婚,婚后丈夫在青藏高原某部队服役,她便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公公患有严重心衰扩张型心肌病、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先后多次住院治疗并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一次次接到病危通知书的霍书叶心急如焚,但对长期在外的丈夫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她家里医院两头跑,一边照顾上学的孩子,一边照顾住院的公公。公公心脏移植手术后供体排异,击垮了免疫系统,只能靠静脉输送营养液和少许流食维持,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现象。霍书叶每天清洗公公的衣物,为公公擦身、喂饭,她早已把公公当成了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