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金年会体育

福建省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方网站发布村镇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发布日期:2025-02-10 16:57:00 浏览次数:

  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金年会官方网站

福建省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金年会官方网站发布村镇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厦门市住建局根据该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纳管办法,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农村自建房及小散工程纳管办法,并以翔安区内厝镇作为试点,围绕安全、质量和建筑风貌的管控,建立“三建房四责任五保障”机制;从全国征集编制了60套农村住宅通用图集、修编12套2022版图集,推动“图集建房”;进一步明确区、镇街、村居、业主四级责任,全面落实机构、制度、经费、执法、平台五个方面工作保障措施。在试点基础上,制定全市实施方案,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建立督办和考核机制,全面推广。

  福州市建立农房建设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市建设局主要领导为日常召集人,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会商农村建房安全管理工作;市建设局、城管委、房管局、农业农村局、资源规划局等部门成立五个市级专项督导组,包片督导所有涉农县(市)区的农村建房质量安全、风貌管控工作,并督促县级建立相应督导机制;市住建局会同市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规范设置农房建设现场公示牌的通知》,统一规定农房建设现场公示牌的内容样式,将工匠带头人、审批文件、农房建筑立面效果等纳入公示内容,接受群众监督,推动新建农房全部亮明“身份证”。

  一是坚持第三方专业监管。三明市住建局推动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专业监管队伍,严格落实专家到场督导制,对每一幢新建农房的施工关键节点和竣工验收环节到场巡查,累计684次,实现农村建房“有专业的人管”。住建部门不定期对第三方服务情况开展监督抽查,确保巡查成效。二是坚持工匠规范管理。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农村建筑工匠协会,纳入工匠名录人数8873人,通过制作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宣传动画视频、专家授课、警示教育、第三方监理现场教学、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开展工匠年度全员轮训,累计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9400余人次。将工匠的施工行为纳入第三方到场巡查内容,倒逼工匠规范施工质量安全行为。

  城厢区住建局推动农房建设领域率先引入监理服务,以2000元/栋的标准聘请第三方施工专业管理人员,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模板脚手架、起重设备等施工关键节点及安全薄弱环节进行至少6次的在场监管。发动辖内优秀建筑施工企业与镇街开展结对共建,尝试借助企业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力量,通过协助镇街开展巡查、定期指导培训等方式,加快培育出一批有专业知识储备的基层管理人员。对建筑工匠履职情况开展评价管理,适时公布推荐名录及黑名单。

  永安市住建局对标“房长制”落实,组织研发农房数字化动态监管平台(智慧房长APP),建立了“地上查、网上管”的“双控”机制,实现巡查“一键留痕”、建设“一账通管”“两违”“一抓到底”、评价“一机考核”的农房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监测新模式。一是实现农村建房巡查“一键留痕”。组织研发全市农房数字化动态监管平台,实现农房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录入284条农房建设数据,移交处置“两违”建筑10栋。

  屏南县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农村建房所需要素,研发系统性、集成化的农村建房审批安全管理平台。一是开发审批平台。将分散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等审批部门的农村建房审批事项梳理后导入平台,实现审批一体化、集成化,并开发了PC端、移动政务端和移动农户端,让群众更加便捷、高效的办理农村建房审批,真正做到“一次不用跑”就能办好“建房一件事”,单栋农村建房审批周期由线天缩短至线天,有效解决群众审批难问题。

  一是用好资金激励政策。创新推行“政府+银行+村民”模式,用好信贷资金、财政资金、村民自有资金,区、乡镇对裸房外立面整治、“平改坡”给予奖补,并对年度完成任务排名靠前镇村正向奖补。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方式,协调农信社提供建房贷款支持,专项推出“乡村振兴·安居贷”“乡居贷”,单列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农户裸房装修等,多渠道解决群众建房资金问题。二是开展裸房整治攻坚。2022年组织全域裸房整治攻坚大会战,完成3122栋既有裸房整治,实现全域无裸房。

  一是坚持第三方专业监管。县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监理单位,对每一幢新建农房的施工关键节点和竣工验收环节到场巡查并督促问题整改,累计实施在建农房监理及四到场巡查42户126趟次。二是坚持工匠规范管理。成立农村建筑工匠协会,公布249人的工匠名录,县财政每年安排6万元补助。通过制作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宣传动画视频、专家授课、警示教育、第三方监理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完成工匠全员培训;建立工匠技术交流群,对日常网格巡查发现的问题,以工地现场照片评点、视频推送等方式进行技术交流;出台《农村建筑工匠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建筑工匠积分和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着手农村建筑工匠评价。

  光泽县住建局积极推进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采用湿垃圾发酵池处理设施,全县86个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站”,每月收集可回收垃圾100余吨。建设二代沤肥池55套,其中,寨里镇在各村范围内建成沤肥池17套,实现镇域全覆盖。平均每个沤肥池减少农村生活垃圾转运量36%,节约转运成本1.2万元/年,产生有机肥1-2吨/(个·月),产生利润924元/月,可用于支付保洁员基本工资,基本实现运营平衡。

  惠安县地处东南沿海,每年产生牡蛎壳约9.5万吨,约占全市1/3、全省5.3%,牡蛎壳垃圾长期堆积,给当地造成很大困扰。县城管局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引进牡蛎壳资源化利用企业,依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协调各镇采取定点收集和零散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将牡蛎壳垃圾统一归集到企业处理,转化为土壤调理剂、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剂等新生物材料,实施资源化再利用,实现牡蛎壳垃圾“变废为宝”,促进形成“牡蛎养殖-生产加工-垃圾清运-固废处理-资源利用”的产业链。

  南平市住建局以“深化南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研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课题为契机,调研覆盖全市80%以上的乡建乡创项目,及时疏通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组建服务专班,构建市、县、乡三级服务网络工作机制,实施全程跟踪、全程指导、全程服务,2022年累计推动23个乡建乡创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其中20个列入省级补助项目。一是建立项目谋划“储备库”。结合集镇环境整治、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建房、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工作,深化南台合作交流,梳理、储备意向项目。

  罗源县住建局、起步镇党委政府创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着力培育集镇新动能,打造宜居、宜养、宜业、宜游的新时代集镇整治样板。一是凝聚多方力量,提升治理美。全县将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起步镇、县住建局骨干力量为组员的核心攻坚专班,下设项目攻坚、环境督导、宣传发动、文化研究4个小组,挂牌成立集镇环境整治项目临时党支部,由科级领导分组蹲点一线、包片负责,做到项目清单成熟一批、推动一批、竣工一批。

  永春县住建局、吾峰镇党委政府引入一流乡建设计团队,着力打造地域特色彰显、传承传统文化、完善邻里关系、促进城乡共享的吾西村新时代农村社区项目,已建成10幢示范农房、1幢社区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完善相应的社区道路、污水管网、绿化景观等。一是创新农房设计。传承创新永春传统建筑风格,体现当地乡村风貌;注重宜居性和孝悌文化传承,一层老人房进行适老型设计,三层按当地民俗设计了祭祖堂;引入“借景”理念,景观好的一面设计大窗或落地窗,促进民宿培育;注重控制造价,主体+外装修+门窗每平方米综合造价1800元左右。

  宁德市住建局联合相关部门,在总结屏南县“雇工购料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屏南县“工料法”的实施意见》,在全市项目总投资在100万元以内的传统村落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中推广使用“工料法”,由项目业主采用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本村村民或自行组织劳务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规范、细化“工料法”项目立项、设计预算、组织监理、项目实施和验收决算等五项实施流程,完善县级部门监管职责,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落实技术保障,提升项目实施的效率、效益,促进村民家门口就业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