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金年会官方网站
表示,全省高等教育战线将深入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高校分类评价改革,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完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以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建强课程、教材、实践创新和教师教学能力等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培育一批标志性教育教学成果;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支持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和行业特色学院,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高教力量。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小红说,学校将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围绕“提质、扩容、升级”三大核心目标任务,推动落实“新双高”、建好“新校区”、跃升“新层次”、编制“新规划”、启航“新征程”等重点工作,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学校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抢抓“航空强国”和“制造强省”发展机遇,做强优势专业,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罗亦凡表示,将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不断优化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产业布局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布局,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匹配度;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加强各学段职普融通,加强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积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力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立立德树人新格局,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努力构建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绵阳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昭表示,绵阳市将认线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重点任务,盯住主攻领域,全面梳理绵阳2025年教育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充分发挥中国科技城国防科技资源富集优势,推进科学教育扩面提质,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落实每天运动2小时工作要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持续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推进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机制,守牢守好安全底线。
宜宾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田贵荣表示,宜宾市将持续深化“五育并举·科学评价”改革,稳步推进全市中考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优化布局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建立与人口变化、城乡融合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进一步推动教育城乡均衡、普惠共享;以教育家精神凝心铸魂,强化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健全职普渗透融通机制,持续赋能职业教育改革,精准对接区域技能人才需求,进一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德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建平表示,德阳市将以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为总牵引,全面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健全家校社协同实施劳动教育机制。推进农村初中学校布局调整,强化头雁名校建设,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建设德阳重大装备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德阳辖区内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优化德阳“三个课堂”“德阳名师帮”免费助学课堂、“德阳市数字家长学院”等线上课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未来教育家”、名师名校长、学科领军教师和“青椒培优”项目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达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剑说,达州市将锚定建设教育强市总目标,突出思想引领,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突出质量核心,强化五育并举,做实三全育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深入落实“双减”要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突出队伍根本,推动教师“三德三能三名”建设工程常态长效、人才招引再上新台阶;突出保障支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突出品牌亮点,持续加强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三项品牌工作。
甘孜州委教育工委书记、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樊玉良说,甘孜州将坚决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强根铸魂厚植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二是科学谋划夯基补短。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实施中小学校和优质示范园扩容提质工程,实施教育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三是精准施策提质培优。推进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规范基础教育管理,深化“校联体”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中高考录取率。
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罗瑜说,将坚持立德树人,在提升实效性上务实功。认真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中小学议事决策制度,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教育。坚持体系构建,在提升普惠性上谋实策。按照“学位适配人口、学校贯通学段、学区统筹资源、市县共管结合、集团共享优质”的思路,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组建“25+10”教育教学联盟,构建覆盖全省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坚持为民服务,在扩优提质上求实效,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持续加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李浩说,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开展遴选“名师金课”、万名师生互访互学等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用好用活“校对校”帮扶、“组团式”帮扶等资源,实施定向招生就业专项计划,加快补齐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短板;根据民族地区人口结构变化优化教育资源规划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帮助民族地区建好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