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金年会官方网站
如今,中国早已不缺摩天大楼。上海有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高楼;深圳有592.5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北京有528米高的“中国尊”北京中信大厦;广州有塔身主体高454米的广州新电视塔,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蛮腰”;厦门有300米高的厦门双子塔,是厦门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这些摩天大楼相继成为各地的地标。在不少城市管理者看来,一座或数座超高层建筑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不仅可以集中显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提高知名度,还能带动资源集聚,形成新的热门商圈。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商、建筑商对超高建筑也青睐有加。对开发商而言,通常在同一区域内,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售价和租金都比较高,甚至还可以带动该区域房产售价及租价的上涨。对建筑商而言,超高建筑的设计、建造具有更大难度,拿到项目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顺利完成则将极大地提升其业内知名度。事实上,不论是国际上的一些建筑大奖还是国内的“鲁班奖”,地标性的超高建筑都是拿奖常客。而近几年世界各地的超高建筑,多数由中国建筑企业承建。
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也对城市发展提出了考验。去年9月,住建部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中就曾提出,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建设,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消防、节能等管理。此次《通知》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特色,并对建筑高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认为:“中国摩天大楼的数量很多,占到全球总数的很大一部分,住建部门应该对修建超高层建筑进行约束。”他表示,“在寸土寸金的区域修建超高层建筑,的确能缓解用地紧张的状况。但对于很多城市与区域而言,其现有土地开发强度并没那么大,是没有必要修建超高层的。企业、政府等相关方往往是出于各自的考量,产生了这种冲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成本高,运营与维护成本大,但租金、售价的回报却不见得很理想,还要面临着消防安全等不可预知的特殊情况的挑战。”
戴德梁行中国区研究部主管魏东表示:“在空置率较高的城市,超高层项目将面临着建成后较重的销售或出租压力,一旦发生招商困难引发财政紧缩、前期开发项目时申请的大额贷款无法偿还等现象,投资风险将会愈发加大。虽然这些城市的高空置率未必都是由超高层建筑造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超高层建筑的总体体量巨大,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项目投放市场需要更长时间的消化周期。如果开发商的资金实力难以支撑长期持有,大多数开发商会选择将项目散售,而一旦散售,项目品质将会在短期内迅速下降。”